1、从B/C=320/500=0.64,可知该水质可生化性较好,属于可生化废水,适用生物法处理。(查污水可生化性评价)。2总氮和磷酸盐浓度过高,超过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中三类标准限值,属于高氮高磷有机废水,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。
2、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。该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载体,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,在载体上繁殖生物膜,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,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,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水进行分离。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又称厌氧消化法。利用厌氧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,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。
3、硫化钠没有絮凝作用。硫化钠是还原剂,通常用于含六价铬的电镀废水或铝箔厂废水,以及金属表面钝化处理产生的废水,使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,再通过形成三价铬的氢氧化物沉淀除去铬离子。负二价硫离子被氧化成亚硫酸根。
可能曝气量太大了;和原水有直接关系;加大絮凝效果,水里杂质多了;水中的微生物太少 或者沉淀效果不好;厌氧色度比好氧高,可能是菌的问题;污水里加的化工原料配比不对 也有可能需要加适量脱色剂;氨氮高,水也发黄;设计水量多少,运行水量多少。
废水生化处理时,经常处理大量泡泡,导致处理效果低,目前已经有公司研发出消泡机。当生化处理时,沉淀池中,悬浮物含量过多,就不能使微生物起到有效处理,所以控制悬浮物不能多于溶液比例的4分之1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。
排泥量过大:使消化池内厌氧微生物的数量减少,破坏了微生物量与营养量的平衡,使产气量随之降低,对策自然是减少排泥量。(4)消化池有效容积减少:由于池内液面浮渣的积累和池底泥沙的堆积使消化池有效容积减小,整体消化效果下降,产气量也随之降低。
投加尿素为了提高污水中N的含量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;生化法处理废水,一般保证水质BOD5:N:P=100:5:1(好氧);BOD5:N:P=200~300:5:1(厌氧)(2)N含量高了,当然不要加,满足比例就好。(3)同上,满足比例就好。
营养盐应添加于酸化池前,因厌氧工艺要求 C: N :P= (350-500):5:1;其反应机理:水解阶段——被细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。
这个比例应该是1:30,你可以按照这个匹配币就行。
过量营养盐输入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过量营养盐输入。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、农业排放和大气沉降。当这些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、河流等水体时,会导致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迅速繁殖,从而引发富营养化问题。
如果江水中藻类较少,可以用含藻比较多的水库水或者湖水进行接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