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监测水样采集(环境监测水样采集工具有哪些)

时间:2024-07-11
 

水污染源监测中应该怎样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?

一般情况下,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,即周期在8h以内的,每小时采样1次,周期大于8h的,每2h采样1次,但每个生产周期的采样次数不得少于3次。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。

楼主,您好。 进行地下水监测时,应按下面几点原则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。(1)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1次。(2)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1次,全年6次。(3)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,每月采样1次。

重要水域如供水源的采样频率每年不得少于12次,采样时间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。潮汐和河口的采样频率应每年不少于3次。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。

采样时间会根据水源地、河流流量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,如饮用水源全年12次,河流根据水文期进行采样。地下水质监测则需调查地质、气象和污染源信息,设置背景值监测点和监测井,并根据污染类型和流动特性调整采样频率。

24小时混合水质样怎么釆?

1、混合采样包括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两种。 当污水流量变化小于平均流量的 20%,污染物浓度基本稳定时,可采集等时混合水样。 当污水的流量、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,可采集等比例混合水样。等比例混合水样 一般采用与流量计相连的水质自动采样器采集,分为连续比例混合水样和间隔比例混合水样 两种。

2、对于水质采样中的余氯采样点位设置,一般应选择水质的复合污染比较严重、水源水质变化较大的地方进行采样。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污染源的位置,如化工厂、污水处理厂等,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。具体的点位设置应根据水质采样的目的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,并遵循相关的水质采样规范和标准。

3、分层抽样法也叫类型抽样法。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(或称为层)的总体中,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(个体)的方法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,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,抽样误差比较小。缺点是抽样手续较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杂些。

4、物理处理法:通过物理作用分离、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(包括油膜和油珠)的废水处理法,可分为重力分离法、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。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。

5、一般的PP棉+活性炭+超滤膜滤芯这种组合,是没有办法过滤溶解状态的重金属,因为重金属的离子半径比超滤膜的膜孔小,过滤不了是很正常的情况。如果重金属是混合形态,体积稍大是可以过滤的。这种过滤材料组合是目前低端净水器市场最常用的,过滤出来的水质好坏完全就看超滤膜的好坏。

水样采集时的注意事项

1、采样前,不用水样对样品瓶进行冲洗。将水样采集于棕色玻璃瓶中,水样必须注满,上部不留空间。08测定硫化物的水样,应单独采样,先加入适量乙酸锌-乙酸钠溶液,再采集水释至瓶颈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刚有白色沉淀产生,加水样充满容器,瓶塞下不留空气。

2、对于水质不稳定,每天分时段变化的排水,需要在一天内多次采水(比较规范的做法是上下午各三次,间隔一小时)。不要仅采取原水,需要在进水口,流量调节池,水解酸化池等处多点采水。对于改造项目,在原出水口也要采水。采水时,要尽量采取上清液,不要采用中层或底层水。

3、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应注意事项:各类监测点水样采样位置:出厂水应当位于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;末梢水一般应当为用户水龙头处;二次供水的采集应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等;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应当为用户取水口处;分散式供水应为家庭储水器内。

4、注意事项 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。 2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,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,全部用于测定。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器(瓶)。3采集测定溶解氧、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注满容器,上部不留空间,并采用水封。

5、采集水样以测定金属指标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采样器具 使用非金属的采样器具,如玻璃瓶、塑料瓶或聚乙烯瓶等,避免金属材料对水样的污染。清洁采样容器 事先清洗采样容器,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进行冲洗,避免采样容器本身的金属污染。